【暑期实践】走进彩云之南——践行“知行”精神 探查水电发展
队员们在金安桥标志前的合影
队员去往居民家中交流和发放问卷
来到云南省水利厅和学长交流
为响应团委“三下乡”的号召,用实践经历验证专业知识,了解当今水电建设发展,赴云南水电建设发展调研队于8月1日走进云南,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调查云南水电发展状况之行。
走访政府部门,了解水电概况
为了对云南水电开发有较为宏观的认识,调研队队员们首先来到云南省水利厅走访学习。在省水利厅,我校96届毕业生关家康热情接待了调研队,并悉心为队员们收集了详尽的资料。在资料的帮助和关家康学长生动的讲解下,调研队了解到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势崎岖,水能资源丰富,所以水电开发建设至关重要。但在开发水能资源的同时,也要注意水资源保护和循环使用,为建水库和水电站而拦截河流致使河水断流是非常不可取的。严格监督水电站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做好水循环,一直是水利厅的重要工作。
除了介绍云南的水电开发情况,关学长还为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就业方向心存迷茫的同学提出意见,他在了解队员们的专业和想法后,建议大家首先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在任何一个岗位,成就事业都离不开扎实的专业基础素养。”关学长这样教导我们,并鼓励我们要自信勇敢地追求梦想,永不言弃。
水建学院能源14级学生赵洋在走访水利厅后感觉受益匪浅,她说:“水利厅之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云南省的水电开发建设情况,也让我们见识了毕业于我校的优秀学子的风采,学子的一席话更是让我茅塞顿开,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参观水电设施,夯实专业知识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在课本上学习过关于水电的相关知识,然而对于这些知识如何应用却并不清楚。8月3日,调研队走进会泽小乌龙水电站。在站长高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水电站的设备组成并了解了水力发电的原理流程。水力发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水的位能转变成机械能,再转变成电能的过程。小乌龙水电站引毛家村水库里的水至低处,打开主阀,后开启导翼使水冲击水轮机,水轮机转动后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机加入励磁后,发电机建立电压,并于断路器投入后开始将电力送至电力系统。因水力发电厂所发出的电力电压较低,要输送到距离较远的生活区功耗较大,因此必须将电压经过变压器增高,再由空架输电线路输送到用户集中区的变电所,最后降低为适合家庭用户用电设备的电压,并由配电线输送到各个家庭。
水建学院能源14级学生宁子竣对如何对发电机组进行控制提出疑问,高站长特意用中央控制室的电脑给我们演示如何调整,原来可以通过调整导翼的开度增减水量来控制发电机工作,发电后的水经由尾水路回到河道,供给下游的用水使用,这样便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第二天,在丽江金安桥水电站,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水力发电的核心媒介设备—水轮发电机,并听接待我们的王工为我们详细解释机组上面的各种数据信息的意义,额定功率,转子,转速......这些课本上的名词与眼前的景象结合,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水电站之行让我们看到水力发电在云南能源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懂得了我们平时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水建学院14级学生陈光宇感慨到我们我们学习电工技术,学习力学知识,不仅是为了成绩单上的数字,不仅是为了日后的饭碗,更是为了将来为祖国的电力能源事业建设上添瓦加砖,学以致用,经世济民。
沿洱海调查水质污染,走街道展开问卷调查
8月4日,调研队来到云南省大理洱海流域调查此处水污染状况。洱海流域地处澜沧江,金沙江和元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洱海属断层陷落湖泊,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很高,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群山间的无瑕美玉”,是白族人民的“母亲湖”,白族先民称之为“金月亮”,是一个风光秀媚的高原淡水湖泊。
然而,在我们环洱海而行之时,也看到洱海湖面的污染物环湖而生。伴随流域内人口增加和经济快速增长,洱海水质日益下降。近年来由于得到有效治理,水体状态才趋于良好。在富营养化评价方面,洱海水体始终保持在中营养水平,磷成为洱海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因子。洱海水质主要受区域内面源污染的影响,同时与洱海各个时期的蓄水量密切相关。洱海水质污染主要是氮,磷和有机物污染,洱海自身虽具有一定净化能力,但水质好转仍需一个很长的过程。
下午,赴云南水电建设调研服务队全部队员来到大理市古城中,两人为一组进行问卷的发放,调查问卷就对水电建设赞成否,水电建设的发展前景,生态建设影响的几种状况,生态修复的可能和方法进行全面的调查。当地居民都很友好的协助我们完成了问卷的调查,古城中一位当地村委会高主任向我们表示“水电建设是一种发展的必要建设,尤其是在云南省水资源相当丰富的地区,当然水电建设有它所带来的生态影响,比如说移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但是相信处理得当,一定会把弊端降到最低。”
水电是全世界公认的最清洁的能源,也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水电建设经历了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过程,逐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生态问题也一并存在着。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分析,可以发现当地大部分居民都对水电建设持赞成态度,但也表示了对生态的担忧。如何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兼顾环保与居民意愿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编辑:王婷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