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未来农业前沿交叉系列学术报告|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与精准设计育种前沿专题”的通知
一、报告人及题目
卢从明:光系统I生物发生的分子机理
李陈龙:植物表观蛋白机器的功能、亚基组成及靶基因识别机制
宫 磊:杂交背景下的多层次核质协同进化
吴 莹:基于籼粳亚种间杂交创制稳定同源四倍体水稻及其成种潜力
刘智剑:适用于植物的单细胞组学技术开发与应用
二、报告时间
2025年11月14日(周五)下午14:30
三、报告地点
交流中心208会议室
四、报告人简介
卢从明,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合作用功能调控分子机理及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00年至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至2011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至2018年中国科学院光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在Nature Plan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Plant Cell, Molecular Plant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连续5年入选生物学高被引学者。
李陈龙,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植物表观遗传学和种子生物学研究,围绕染色质重塑和组蛋白修饰的分子调控机理进行系统探索。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2017)和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青年拔尖人才”(2019)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4项。现任中国植物学会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等。在Nature Genetics、Molecular Cell、Nature Plants、The 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刊物上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30多篇,其中近5年以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Cell、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Developmental Cell、Plant Cell(3篇)、Molecular Plant、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4篇,部分成果入选“2024中国植物科学重要研究进展”。
宫磊,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等方向的研究。担任教育部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理事、吉林省遗传学会理事长、《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期刊编委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在《Nature Plant》、《PNAS》、《National Science Review》、《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累计发表40余篇高水平论文。
吴莹,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异源多倍体在经历杂交、多倍化后所产生的基因组不稳定性、群体水平的表型多样性及快速逆境适应性等方面的遗传及分子基础的系统研究。吉林省科协“第四届吉林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计划入选者,吉林省 D 级人才,吉林省中青年创新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物育种”青年专项和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国家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吉林省重点研发项目、吉林省创新团队青年项目在内的多个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如Nature Plants、National Science Review、Molecular Ec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Plant Journal等杂志上。2023年于第九届全国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学术交流会上获得优秀女青年奖。
刘智剑,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预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开发适用于植物的单细胞组学新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深入解析包括豆科植物共生固氮在内的多种重要农业性状的分子机制。近五年以(共同)第一作者在 Nature Plants(2 篇)、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多次受邀在亚洲动植物基因组大会、全国细胞生物学大会、全国小麦基因组与分子育种大会等学术会议作报告,并担任 Genome Biology、Cell Reports 等期刊审稿人。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未来农业研究院
2025年11月11日